中国的消费品市场,随着人均GDP增长、主流消费年龄层的世代变化,市场在逐渐步入成熟阶段的同时,伴随消费升级的新的需求应运而生。尤其随着中国本土企业供应链的成熟,对世纪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消费品来说,早期以日本品牌所代表的技术、品质、安全等方面的竞争力差异已不再明显,品牌竞争力来源更依赖于能否把握消费者新的需求,以更高效的供应链组织体系去满足用户需求。
本期将介绍新锐健身连锁品牌「超级猩猩」,作为健身服务平台,如何通过整合教练、健身空间资源,打造低决策成本的流量入口,以及有效带动用户复购和口碑传播的用户体验。希望对消费品企业提供有益的价值。
从2018年开始,健身房倒闭潮被相继关注,2020年更是叠加疫情因素,加速了“依靠拉新开店,靠开店继续拉新”模式的连锁健身房的衰退,根据德勤发布的《2019-2020中国健身房市场发展白皮书》,全国可能有30-50%的健身房倒闭,主要为资金储备不充分的私教工作室及传统健身房。
与此对应,2021年以来,有多家新锐健身品牌相继发布最新一轮融资信息,做运动社区的KEEP完成3.6亿美元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F轮融资;要做健身界Uber的乐刻运动获得高瓴资本的股权投资;同样以平台化方式提供零售制健身课程的超级猩猩继2019年D轮3.6亿人民币的融资后,2021年1月受到复星锐正资本的股权投资。
上述新兴健身品牌的兴起,体现了健身服务运营上的多元化发展,由传统的“重销售”转向“重服务、重体验”的运营模式。
以超级猩猩为例,2014年成立当时是以集装箱改造的自助健身仓。后来针对“不会练,但又不喜欢健身房推销”的用户痛点,在2015年,超级猩猩推出了团课工作室,推出“按次付费、不办年卡、专业教练、拒绝推销“的模式,打造了新的运动消费场景。“按次付费,不办年卡”,让健身服务零售化,是超级猩猩与传统的售卖年卡+私教运营模式的最大差异点。
传统的“年卡+私教”模式将供应端的教练资源、场地和器械资源,以一个季度、或年度为单位,高客单价售卖。因同质化导致年卡价格竞争后,对会员继续以私教推销等附加服务维持后续的运营成本。这一模式对用户的直接影响,一是给用户增加了进入时的决策成本,体现在一次性支付价格高,长期绑定,二是私教推销增加用户的抗拒心里。
超级猩猩的零售化的模式,将供应端的教练资源、健身房空间、器械资源,以1小时为单位的团课形式进行拆分后,低价、小单位匹配用户的碎片化使用需求。
以上海为例,提供团课服务的超级猩猩全能店,共40家门店单店日均排课数量在10节以上,每节课1小时,最多达到12节课,拆分到每节课的单价大约在69-89元,为用户在工作之外的碎片化时间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截止2021年3月底,超级猩猩在全国8个城市开出了约100家全能店、Mini店、单车店、瑜伽店等模式,累计会员数达100万人。
低单价多选择,单次付费单次服务的模式,虽然对用户来说是友好的,但对企业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于获取服务用户数量,或提高单个用户的消费频次,保持门店能够运转起来。为此,超级猩猩针对用户端的运营,重在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通过用户满意度带来复购和口碑传播。
微信小程序是超级猩猩唯一的课程预约入口,从小程序预约课程、上课前15分钟收取入店密码、扫二维码签到、团课结束后照片领取、评价课程的全过程,均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
自始至终双方的关系处于一个轻的状态,或留或走,完全取决于用户自主意愿,而不是被”推销“的心里压力所绑定。
在团课体验方面,超级猩猩的课程类型,以用户最为关注的燃脂、塑性、减压舒缓、体态改善四个方面,共提供了100种课程,每3月一次对课程进行更新。
在上课时,门店灯光渲染和音乐效果,以及教练的气氛带动,让用户体验到快乐参与的课程体验,陪伴用户坚持下去,让运动成为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除小部分运动爱好者以外,对大部分以减肥、或身体锻炼、或塑型等为目的的运动人群来说,独自看视频坚持是一个要求高度自律,且孤独的过程。当用户来健身房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健身本身,而升级到需要一个外部环境激励,或在漫漫减脂道路中找到一起拼搏的同伴。
超级猩猩的团体课,教练的带动和一起锻炼的同伴成为“气氛组”,满足了用户需要激励、需要陪伴的升级需求,同时让用户从年卡入会、私教推销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做好用户体验,是让用户愿意重复购买,或愿意推荐给别人的基本前提。在满足了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超级猩猩又通过多种路径设计,如同看不见的手,无形中创造有利于用户复购和传播的“套路”。
将“促进用户复购”拆解为2个部分,即增加用户登录小程序预约入口的次数,并让用户停留时间足够长。
在用户触点的设计方面,超级猩猩通过课后教练上传上课照片供学员下载,进行课程评价奖励Super值(类似用户成长值,满足条件后可升级享受不同等级优惠),当日练课时间排名的方式,在课程结束后创造了3个让用户再次登录小程序的触点。
而这些触点的巧妙点在于,平衡了推送次数、时间、价值上不会让用户觉得过度频繁觉得反感,而且能够勾起用户的兴趣登录。足见超级猩猩在打磨细节上做了很多研究。
用户一旦登录小程序,再通过预约界面中课程信息、教练信息的趣味性-所有课程均有图文或视频形式的内容介绍,且所有课程的教练均有个人头像及简单的自我介绍-,让这些内容留住用户产生看一看的心态。一旦用户进行浏览,转化到预约的概率也一并增加。
此外,超级猩猩排名、晋级等游戏化设置也给用户带来“上瘾”的效果,让用户为提升排名、晋级而坚持在超级猩猩锻炼打卡。
关于口碑传播,超级猩猩主要依托微信朋友圈环境,为用户创造可在朋友圈晒图的话题性、以及必要的素材,无形中露出超级猩猩的IP。
运动带来的成就感,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在朋友圈“晒”的话题,上课后的集体照,每日训练战报,让用户可用于晒在朋友圈的素材唾手可得,而每一个素材都带有超级猩猩的品牌logo。健身房晒图,经典场景既是对准墙面镜子的自拍,超级猩猩的大部分教室,镜子对面墙露出的醒目的品牌logo,出现在每一张对镜自拍照中。超级猩猩对用户行为、心里的研究,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把控上。
同时,又在社交关系场景中,嵌入和多种利于口碑传播的形式。微信赠送课程约朋友一起锻炼,超级猩猩表情包,都是通过老用户向其朋友圈传播的过程。
通过社交圈的口碑传播,很自然的嵌入到用户日常的朋友圈分享、聊天社交场景中,而不是像集赞、帮忙砍一刀等活动,显得功利性过强。
无论是传统、还是新锐健身品牌,教练始终是健身房的核心资源。尤其是以团课为主服务内容的超级猩猩,教练团队的稳定性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教练水平是否专业、能否活跃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用户是否会复购。
在超级猩猩开设全能店时,建立了课程研发部门,随着门店规模扩张,依托课程研发部门成立了超猩学院,为教练的入门、成长、晋级等全生命周期赋能。据创始人在“Hello!我是教练“发布会上公开的数字,2020年超级猩猩的教练流失率仅有2%(共7为教练)。主要得益于从教练培训成长体系,公开透明的教练排名系统提供给教练的“安全感”。
从超级猩猩的培训体系最终阶段的“猩卓越”可以看到,对教练终极发展提供了条道路选择,即培训师、课程研发、门店管理,这不仅仅是对教练团队稳定性提供支撑,让大量接触过用户、了解用户的一线教练反扑到教练培训、课程研发、门店管理中,持续为改善用户体验而服务。
此外,超级猩猩自主研发了一套教练排名系统,根据这套系统给予教练员一个合理的课时计费计算逻辑,且数据是全员公开透明。
超级猩猩从预约到课程服务全过程依托小程序的方式,让用户体验后的反馈直接体现在小程序后台的数据上,包括课程购买率、会员复购率、甚至是满员后等候状态,以及课后用户的星级评价、建议,均是来源于用户对该课程和教练的评价。
此外,统一城市的教练不固定于单个门店,多门店巡回上课的方式,也保证了门店之间的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标准的水平。
超级猩猩创始人跳跳在近期的一次媒体采访中透露,超猩学院将暂停对第三方开放,优先满足超级猩猩内部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承接第三方的业务需求。这将是今后超级猩猩除了课程收入以外的又一个收益来源。
数据来源、参考文章:
●超级猩猩官网、超级猩猩公众号、超级猩猩小程序●德勤咨询《2019-2020中国健身房市场发展白皮书》●烯牛数据
发表于2021年4月22日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微信公众号CDI专栏
想获得更多详情、请点击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