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PECTIVE

2025年08月19日

麒麟控股株式会社-从啤酒巨头到健康科技的多元化转型专题研究(下)

作者:

一:大众所不知道的麒麟
啤酒工艺技术延伸的多元化转型

 

麒麟将啤酒发酵技术、微生物技术、上游种植技术延伸至健康科学与医药领域,塑造了麒麟多元化的业务支柱与增长点。使其完成了从单一的酒企向涵盖日常饮食、健康预防、疾病治疗等多样业务的大跨度转型。

 

1、麒麟业务结构现状

提起对麒麟的印象,大多数消费者脑海里首先想到仍是出现在热闹居酒屋桌上,或是下班后便利店里白领手中,那瓶印着神秘东方神兽的麒麟啤酒。

然而麒麟的野心并不只是成为一家啤酒制造和销售的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麒麟就已经悄然开始自身业务结构的多元化转型

从2024年麒麟财报发布的各业务板块的销售额占比来看,集团主业酒类与饮料类业务分别占据46.3%和24.2%,贡献了绝大部分销售额度。

同时可以发现,作为酒类巨头被人熟知的品牌,其业务结构中还存在看似与酒类毫无关系的两大业务领域-医药与健康科学,且这两大业务对麒麟营收的贡献合计已经接近30%,约320亿元。其中,医药业务板块占比21.2%,已经接近麒麟饮料业务的营收份额。健康科学业务占比7.5%,营收为85亿元,虽然份额仍然有限,但其研发的技术再次应用到饮料产品开发中,对饮料业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反哺作用。

酒类业务、饮料类业务、医药与健康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了现在的麒麟的业务版图。从麒麟的战略愿景和布局来看,酒・饮料同属第一个业务支柱,承担着麒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饮食生活需求的使命。

健康科学为第二个业务支柱,承担着为消费者提供预防与保护健康的使命。医药则是第三个业务支柱,承担着疾病治疗的使命。无论哪种分类方法,这几种业务共同构成的三大支柱,支撑了麒麟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使得麒麟不再简单是一家啤酒饮料制造与销售企业,而是一家有着更高使命和更强社会责任感的提供生活方式的企业

 

2、各业务发展的隐形推力-健康科学

麒麟的健康科学业务虽然在2024开始才在财报中作为独立业务板块体现营收额,但实际该业务板块以旗下子公司“协和发酵BIO株式会社”为主题,一直作为麒麟产品研发的原动力在后方推动麒麟酒类、食品、饮料等业务的高速发展。

如上文所提到,麒麟的健康科学业务承载着通过疾病预防,推动长寿社会发展的企业愿景。因此,该业务板块主要以提高免免疫机能、感染病预防、缓解压力等现代生活中常见健康课题作为其业务的开展方向

该业务板块在集团中具体的业务职能定位是负责机能健康食品(机能性原材料、补剂等)、医药品原材料的制造与研发。从业务内容来看,涵盖基础应用研究、制造技术研究、商品与服务开发、制造与销售、销售支持等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关键节点。因此,健康科学业务对于麒麟其它业务发展的影响和推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麒麟丰富的产品线中,与健康科学业务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产品涵盖食品、饮料、酒类、甚至是食品器具。在这些产品中,最丰富也是普通消费者最为熟悉的可能就是主打免疫机能提升的食品与饮料系列。

2012年麒麟有合作的研究机构-日本理化研究所的菌株库中,首次发现了一种特殊的乳酸菌种。由于这种乳酸菌种可以直接作用于一种重要的人体免疫细胞-p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因此将其命名为“血浆乳酸菌”

通常普通乳酸菌只能激活人体部分免疫细胞,而血浆乳酸菌可以直接作用于像“人体免疫司令部”一样的pDC免疫细胞。通过被激活的”司令塔”发出的指令,全体免疫细胞将协同作用,启动抵御身体外部威胁的免疫防御系统

在血浆乳酸菌发现后,麒麟携手集团子公司-协和发酵BIO与小岩井乳业,以及国内外多家大学与研究机关持续深入研究,在学术界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并证实血浆乳酸菌是世界首个被发现可直接有效作用于pDC免疫细胞的乳酸菌种。

围绕血浆乳酸菌这一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麒麟也迅速进行了商品化的落地应用,各个分公司的不同品牌线、不同产品线进行了相应商品的开发。在有条件进行乳酸菌摄取的所有商品中,麒麟几乎都充分地对这一科研成果进行了推广运用

麒麟饮料株式会社开发了一系列茶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果蔬汁等饮品,主打通过日常饮食提升人体免疫机能,包装全部印有“免疫Care”的标志。

麒麟另一家子公司小岩井乳业则是针对乳制品产品,开发了“免疫Care”的酸奶产品系列和乳酸菌产品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最早以血浆乳酸菌为卖点打造的一款乳酸菌饮料产品,时至今日衍生出了一系列丰富的饮料与保健食品产品矩阵,进化成为了麒麟旗下的一个独立完整的品牌—IMUSE。时至今日,IMUSE品牌已经成为免疫力卖点的标志性象征。2020年IMUSE成为日本首个以免疫力提升功能提报日本消费者厅的审批,正式作为机能性表示食品进行销售的品牌。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特别是消费者对免疫力提升关注度的上升,使得IMUSE品牌自推出以来始终保持着40%左右的高增长速度,2025年1-3月的销售量同比也保持着20%的增速。

IMUSE品牌除了是免疫力提升机能的代名词,同时也是麒麟的爆款制造机。IMUSE GREEN产品仅仅上市5天销售量就突破540万瓶,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的70%。今年3月发售的新品【IMUSE OFF WHITE 酸奶风味】产品,上市仅6天即完成月度销售目标,突破300万瓶。

 

3、承载集团更大愿景-医药业务

啤酒公司与医药公司看似毫无关联,甚至从消费者健康的角度有些背道而驰,然而麒麟却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悄然的实现了这一华丽转型。2024年麒麟医药业务销售额约250亿元,并且近几年在维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麒麟医药业务是以集团子公司“协和麒麟株式会社”为中心,进行医药品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以及进出口。麒麟对旗下医药业务板块的定位是:以患者为中心,发挥麒麟集团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应对目前未被攻克的医疗需求,从而实现超越传统药品框架的医疗价值。因此,麒麟对于自己医药业务未来的定位抱有很高的愿景。

在2019年制定的中期经营计划中,麒麟对于酒・食品饮料等传统业务以提高利润率作为发展目标,而对于医药业务则是以实现飞跃性成长,并向全球市场普及发展为目标。目前麒麟医药业务主要以“CRYSViTA”、“POTELIGEO”、以及研发中的“KHK4083”三大罕见病治疗药物与技术为核心开展

其中“CRYSViTA”为针对低磷血症性佝偻病/骨软化症等罕见疾病的治疗药物。该药物2018年率先在北美地区上市,随后扩大到其它地区,截止2023年全球销售额约76亿元。虽然临床开发阶段借助了美国公司Ultragenyx的资源帮助,但其研发源头则是来自麒麟啤酒制药研究所。

“POTELIGEO”则是依托麒麟对抗体技术的研发,面向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的治疗药物,2023年全球销售额约15亿元。对于面向特应性皮炎治疗的“KHK4083”的研发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麒麟则计划投入50亿元继续推进。

二:麒麟麒麟转型的背后
转型背景与如何实现

 

1、转型背景:长远的战略眼光与稳定的战略定力

在全球消费品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传统食品饮料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压力。特别是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新生代消费者对于传统酒类产品(如啤酒、清酒)需求逐步减少,而是转向度数更低更加爽口的果酒、起泡酒等酒类饮品

如下图所示,日本啤酒以及清酒等主要酒类产品市场进入成熟期并且消费量达到顶峰之后,从90年代开始消费量开始快速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到2020年的二十几年间,啤酒产品销量相比巅峰时期接近腰斩。麒麟也在早期就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健康与医药领域开始了全方位的多元化布局与探索。

1983年开始,麒麟首先在集团内部设立分支部门,建立独立团队,开始进行健康食品的相关研究。该健康食品研发部门的人才团队和技术能力也并非凭空出现。如果向前追溯可以发现,早在1943年时,彼时的麒麟麦酒株式会社就已经意识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从而独立设立了麒麟科学研究所(现麒麟中央研究所),而健康食品业务起步的技术与人才也离不开麒麟科学研究所多年在发酵与微生物技术领域的积累。

1988年协和在美国加州正式出资成立了面向生物科学研究的海外研究所-拉霍亚免疫研究所,旨在推动集团在免疫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从而正式进军免疫提升相关的健康食品业务领域。该研究所成立后经过三十年的科研探索,最终助力麒麟血浆乳酸菌技术的发现,推出了畅销日本的IMUSE产品线

进入21世纪以后,麒麟的健康科学与医药的发展则更为独立和动作频繁。2007年麒麟迈出了在这个业务领域比较重要的一步,成立了麒麟制药。麒麟制药即承担着继承过往集团在医药领域的技术与业务积累的作用,又作为业务基盘起到与外部进行沟通的桥梁作用。

例如,在麒麟制药成立一年后的2008年,就与日本协和发酵工业进行资本合作,成立了协和发酵生物株式会社,而该公司在后来对于IMUSE品牌的开发也功不可没。同年,麒麟制药又与日本协和发酵工业公司整体进行合并,成为了现在在抗体药物与罕见病治疗上大名鼎鼎的协和麒麟株式会社,承担着推动集团医药业务领域发展的重要职能。

如果回看麒麟在健康科学与医药这一新业务领域的发展路径,可以总结为:本业技术积累-集团内部建立独立业务分支继承本业技术-外部科研机构建立,推动基础研究与新课题发展-成立子公司独立发展业务,明确定位重要性-外部资本合作进一步获取能力。

从1983年集团成立健康食品团队开始算起历经40年的历史,从麒麟科学研究所成立开始算起则是历经80年的历史,麒麟集团通过长周期、紧密衔接的布局实现了这一华丽的转型

 

2、何以实现多元化转型:从酿酒工艺发芽的技术复用与延展

麒麟集团虽然最早只是一个酿酒企业,企业文化与基因中却存在一个重要的认知:对于生命保持敬畏。秉持这一理念,麒麟对于酿酒过程中使用的农作物原材料(大麦、水、啤酒花)以及发酵过程所产生的微生物,始终保持着最大程度的敬畏、谦逊、以及探索的好奇心。这一企业文化与基因也成为麒麟转型最大的契机与动力。

因此麒麟在啤酒酿造的百年发展历史中始终十分重视技术积累与继承。例如,麒麟在1977年总结性的编纂了《麒麟麦酒酿造技术标准》而在这本技术标准的首页,就提到了在酿酒过程中保持对生命的敬畏。

麒麟在“祖业”啤酒酿造中积累的技术,成为其进军健康医药领域的原点与跳板。例如酿酒过程中发酵过程中涉及到的微生物与细胞研究,经过不断地研究和积累,向后延伸到了乳酸菌、氨基酸生产菌、酵母蛋白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延伸成为麒麟在健康食品业务中,攻克免疫提升、皮肤保护、大脑认知改善、肠道健康等课题的重要技术支持。例如,其开发的“Kirin Cellary”技术平台,利用基因重组酵母高效生产药用蛋白。这一技术不仅大幅降低抗体药物生产成本,还实现了对复杂生物药的高效开发。

目前,麒麟的抗体药物已应用于癌症、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此外,麒麟的氨基酸、乳酸菌等研究成果除了被运用到ToC产品端,还作为原材料广泛销售给全球各地的美妆、食品等ToB企业客户。

此外,麒麟对于啤酒生产所用农作物原材料(麦芽、啤酒花)进行了供应链垂直整合,在全球布局了农业生产供应基地,并进行了相应研究。同样,这些啤酒酿造用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被延伸运用至麒麟茶饮料、咖啡、机能饮料等健康食品的上游农作物栽培种植当中。除了种植技术研究成果的沿用以外,对于农作物本身特性的研究同样重要。例如麒麟针对啤酒花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在减少人体内脏脂肪的健康食品当中。针对其它农作物植物细胞的研究成果,则是被延伸运用到麒麟医药产品的特定成分当中。

因此,麒麟从酒类业务跨界转型到健康与医药领域看似反差极大,实际其核心逻辑是:将食品酒水饮料领域积累的微生物技术、发酵技术、供应链能力和品牌信任度,转化为健康食品与医药产业的竞争优势

 

3、多元化转型转型的内部支持:立体的研究开发体制与战略投资能力构建

能够实现大跨度的转型,除了对本业当中积累的技术进行复用,通过加强研发体制,在既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对于转型同样重要。

首先,麒麟整个集团在食品、健康科学、医药三大业务领域横向构建了各自的研发体系,并且这三大研发体系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协同合作。

其次,麒麟在每个业务领域中,从顶层的基础研究到底层的商品落地开发研究,构建了集团总部-子公司-业务线的纵向研发体系,并且配备相应知识产权战略部门进行整体统筹管理。多维立体的研发体系是保证麒麟在大跨度的不同业务领持续进行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

此外,为了获取相应技术能力,麒麟通过并购快速补足技术短板。2019年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Morphotek,获得抗体药物开发平台;2021年投资日本再生医疗企业Regience,布局iPS细胞治疗。通过一系列布局,目前其健康医疗业务已形成“药品研发+健康食品+医疗美容”的协同矩阵。

 

参考

*日经 Biotechnology&Business 《クリースビータの軌跡1─キリンビール起源の初の抗体医薬》2020

*药事日报 《個別化治療薬が新発売 協和発酵キリン、ファイザー》2012

*MIXONLINE 《協和キリン 24年研究開発費は1000億円、対売上21.1% 次世代戦略品・KHK4083の開発推進などで》2024

*麒麟官网及各年度《中期经营战略》、《统合报告》等

想获得更多详情、请点击

联系我们